今天是山東省水泥行業協會的2019年年會,我代表中國水泥協會向山東省水泥行業在2018年取得的顯著成績表示祝賀!這是山東省水泥行業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成績,更是山東省水泥企業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成績。
山東的水泥企業首先要感謝省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正確引領!感謝省工信廳和淄川區政府對建立淄博聯和水泥公司結構調整創新試點的支持!感謝環保廳和工信廳在水泥企業嚴格執行錯峰生產政策,為環保綜合治理和有效化解水泥產能過剩做出的政績。
其次要感謝山水水泥、中聯水泥兩大集團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帶領山東水泥企業主動調整市場供需動態平衡,追求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務實經營理念,實現了全行業效益穩增長。一批有創新意識,有社會責任感,有大格局胸懷,有文化品位的企業家得到了同行的認可和尊重。
再次要感謝山東省水泥行業協會,雖然協會成立不到兩年時間,但在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方面業績可圈可點,協會堅持強化行業自律誠信,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搭建企業節能減排、技術創新交流平臺,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努力。
新舊動能轉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我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供給端來引導市場需求、建立一種新的更高效的發展業態,這就是新動能轉換;我還認為,高質量發展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宗旨,將經濟發展與環境優化相兼容,讓我們遵循一條青山綠水金山銀山的發展模式,這也是新動能轉換。因此,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
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水泥企業過去以市場增量需求為導向,以低價占有更多市場銷售份額的營銷方式已行不通了,企業的戰略發展定位要重新調整,生產經營方式要變革,組織管理模式要創新,最終是以形成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為目標。
市場實踐證明,產能嚴重過剩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企業家面對產能嚴重過剩狀況而無所作為。從國務院到省政府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都出臺了許多很好的政策和法規,如遏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水泥錯峰生產、減量產能置換、單位產品能耗標準、水泥窯協同處置標準、跨省產能置換行業聽證等。我們要自覺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法規,持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要堅持去產能淘汰落后、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市場布局的行業結構調整;我們要堅持錯峰生產、自覺停窯限產、強化行業自律誠信、維護公平竟爭的市場環境;我們要堅持創新發展,營造企業和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區域市場整合平臺建設,積極探索市場化去產能機制,穩步推進水泥企業產業鏈協同發展。
2019年水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主要是:
一、堅持錯峰停窯限產。主動配合政府階段性的污染排放總量控制,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貢獻。任何企業找任何理由不參與錯峰停窯限產,都是對政府產業政策的藐視,對遵紀守法講誠信企業利益的侵占。錯峰生產5年多來,我們所有的水泥企業都從政策執行和自律行為中得到了實惠,我們的企業也因為推行錯峰停窯限產,在產能嚴重過剩情況下,實現了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我們必須認識到,在企業效益面前,是我要錯峰停窯限產,而不是政府監管我錯峰停窯限產。對于錯峰停窯限產中出現的新問題,要依靠政府部門完善政策措施,行業協會要配合政府做好錯峰生產實施方案,強化行業自律監察,與周邊省份協會和企業建立市場互動機制,穩定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二、堅持去產能調結構。產能嚴重過剩是水泥行業現階段發展中最大的瓶頸。協會和平臺公司要在政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利用法規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去產能專項基金,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去產能。我希望全國第一個由企業集資設立的去產能專項基金在山東出現,全國第一個市場化手段拆除過剩產能生產線的案例在山東爆出,這才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典型業績。水泥大集團要利用國家減量置換政策,帶頭淘汰落后產能,減少無效資產,優化市場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水泥行業要加大落后水泥粉磨站的淘汰,大幅度消減嚴重過剩的水泥粉磨產能。要主動平衡熟料企業、粉磨站企業、商混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營造利益共享,社會和諧的產業鏈關系。
三、堅持行業效益穩增長。全行業要在保持去年經濟效益基礎上,著重關注和改善南北地區需求和效益不平衡問題。全年行業效益穩增長的重點在北方,要減少泛東北地區、西北地區水泥企業虧損面,讓北方更多的企業有盈利提升。要堅持錯峰停窯限產;要爭取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理解和支持,盡快出臺去產能方案;要強化行業自律,反對低價傾銷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尤其是泛東北四省區內的大企業集團,要聯手做實各省區現有的結構調整創新試點平臺,盡快改變行業大多數企業長期虧損的局面。
四、堅持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水泥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投入,研發和引進節能減排、智能化、大數據技術,延伸產業鏈,嘗試綠色多元化發展,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水泥行業要探索新業態、新模式的有中國特色的新舊動能轉換的變革,推進綠色低碳的標準創新和引領,拓展水泥企業服務功能,建立市場化的集中度提升,弘揚競爭、共贏的先進行業文化,走出一條中國水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2019年是共和國的70周年,水泥行業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真抓實干創新發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做出成績,向祖國獻禮。
來源:數字水泥網